X

MENU

公司新闻

宜明昂科田文志:带着“文艺梦”去创业,期待在张江诞生自创新药

发布日期:2019-03-27 浏览次数:771

2019年3月20日,宜明昂科重新递交靶向CD47的融合蛋白药物IMM0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让宜明昂科成为在以CD47靶点研发抗体并推进临床的公司中占据重要地位。据悉,该项目曾于2018年9月19日首次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NMPA受理。


关于此次重新递交IND,公司创始人田文志博士说,“新药研发,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所以在研发过程中始终应以患者的安全为第一考量,为此必须做全方位的安全性研究。此次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对CD47 靶向药物的安全性又做了大量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再次证明了我们设计的分子对人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再次顺利获得NMPA受理,也让我们对IMM01的独特设计和安全性实验充满信心,我们认为IMM01有望成为安全、有效的best-in-class药物。”

宜明昂科于2015年6月在张江药谷成立。公司专注于抗肿瘤免疫靶向治疗产品的研发,拥有自主研发的双靶点及多靶点特异性mAb-Trap技术平台及自主创新的X-TANK™细胞技术平台。公司成立之初即获得了张科领弋基金及张江科投等投资机构的支持。

公司创始人田文志致力于研发免疫检查点的大分子药物及靶向性X-TANK™细胞治疗产品。回国创业7年,田文志有过引以为豪的经历,也遭遇过海归创业的挫折,多年积累使其生物药创新方面收获颇丰,从他手中研发出来的项目已有两个获得临床试验批文,回国至今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多年积累奠定研发基础


田文志出生于河南开封,在河南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医学院)就读临床医学专业,从青年时期田文志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促使他在选择大学时一度想报考文科,但也正是这种文艺青年所特有的细腻与情绪化,使他在进入医院实习之后看到很多明知无法治疗,却依然承受痛苦的病人,面对这些情景他感到心情低落又压抑,从而不想再做医生:做医生太难受了。

1987年是田文志上大学后唯一没有回家过春节的一年,那一年他萌生了考研究生的想法,谈到那一年,他还能清楚的记得:那是周润发饰演的《上海滩》最火的时候。作为应届毕业生考取了同一所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在读完本校的免疫学研究生以后,田文志留校做起了老师,这期间受到出国潮的影响,他又边教书边考了托福、GRE1995年,田文志顺利的来到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从事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

田文志回忆,当时的留学生群体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出国不到美国不算出国,到美国不到纽约不算到美国。此时恰逢纽约大学在长岛的附属医院向自己发来了offer,于是在和朋友与家人的交流过后,他选择放弃已经在卡罗林斯卡做了两年的PHD,去了美国长岛的一家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抗体重链类别转换机制的研究。

在长岛的3年半博士后经历,因为所研究课题的超前性,田文志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克隆了很多新的基因,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博士后课题结束以后,田文志转到了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分子免疫研究室,从事B淋巴细胞功能研究,四年以后又转到了抗体药物研发公司,专门从事抗肿瘤抗体药物的开发研究。直到2009年,他回国到杭州参加一个留学生交流会,接触到了国内一家化学原料药企业,恰逢该企业有想法进军国内的生物医药领域,加上田文志多年在免疫领域的钻研,双方一拍即合,自此开启了田文志的回国创业之路。


“这是很多海归创业都会遇到的问题”

2011414日正式辞职离开美国公司,415日回国,16日就到了上海张江。田文志至今仍能脱口而出那些重要的日子,在和这家药企进行了横跨三年的谈判后,他回国来到张江,招了一名助手,随即一手创建了华博生物。在华博生物的四年里,田文志曾递交了三个发明专利,两个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其中一个以VEGF为靶标的融合蛋白发明专利分别于2015年及2016年向CFDA递交了两个不同适应症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现均已获得临床批件并已开展一期临床试验。这是他现在仍引以为豪的一段经历。

即使在华博生物做出了不俗的成绩,田文志也遭遇了很多海外归来的研究人员都会遇到的问题。随着华博的逐渐发展,田文志和投资方出现了一些理念与文化上的碰撞。投资方做原料药、仿制药起家,而长期在研发一线的田文志更想做新药。种种原因之下,他最终选择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华博生物,自己出资200万,成立了现在的宜明昂科。这之后,田文志独自一人在药谷大厦租了一个细胞房做试验,直到半年后才迎来了第一位技术团队成员,也是宜明昂科现在的研发总监李松。







田文志介绍,宜明昂科其名来源于英文名“ImmuneOnco”,公司主要开发针对癌症、肿瘤的免疫治疗产品,成立后第一个产品即是针对CD47靶点开发的产品,也因此宜明昂科在成立之初即拿到了张科领弋2500Pre-A轮投资,成为于晓勇带领下张科领弋投资的首家公司。



聚焦CD47,搭建国内首家高表达细胞株平台

如今的宜明昂科,主要研发方向分别是为以CD47为靶点的大分子药物开发和靶向性NK细胞治疗产品,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双靶点及多靶点特异性mAb-Trap技术平台及自主创新的X-TANK™细胞技术平台。另外,还开发了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缺失型CHO-K1细胞株(CHOK1-GSKO),并委托第三方对该细胞株进行了鉴定,检测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2015年版》规定的要求,基于该细胞株所开发的所有抗体类药物均满足IND申报要求。这是除了国外公司(比如MerckLonza)之外,国内首家基于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缺失型高表达细胞株平台。



田文志介绍,该细胞株(CHOK1-GSKO)的最大优势在于筛选周期短(3个月)、产量高(双靶点分子的产量可高达5g/L以上)。田文志表示,最近宜明昂科刚建立了杂交瘤技术平台及大规模顺转技术平台,前者用来开展新靶点的单克隆抗体筛选,后者用以快速生产抗体蛋白可以在一周内生产100-500mg蛋白,做快速成药性研究使用。除此之外,宜明昂科还建立了很多诸如用于抗体ADCC活性分析的FcR-TANK细胞株、用以CD47抗体活性分析的Jurkat-CSR细胞株等功能性细胞株,这些细胞株面世以后,得到了业界的高度青睐,目前再鼎、中美冠科(Crownbio)、东曜药业、武汉友芝友、杭州尚健、北京天广实等企业都是宜明昂科的客户。

据了解,宜明昂科研发管线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目前已经获得了5个项目的专利授权,其他项目也在受理中。20184月,宜明昂科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田文志透露,宜明昂科筹建的中试平台正在积极推进,接下来会在今年年底启动B轮融资,也将在未来3年布局IPO。田文志认为,宜明昂科是依靠自主建设的技术平台进行项目研发的公司,首先把药物研发平台建扎实,才能立足长远:我们公司未来会建成一个以研发为基础,包括生产上市的长期发展的制药公司。


直面创业艰难,享受研发乐趣

来张江的8年里,田文志感受到张江的整个研发生态系统特别完善,可以加快公司的研发进程:很多我们做不了的,像动物实验工作之类的,都可以找相关的公司来做。此外,他谈到张江是海归人员的聚集地,不俗的人文环境也是这里的重要优势。




我个人是非常单纯的一个人,和年轻人没什么区别,正是因为有这种特质,做起研发来才会特别专注。田文志笑谈道,由于喜欢,他选择了创业这条路,闲暇的时候他会看看娱乐圈的八卦,偶尔练练书法,也写写诗,像是回到了年少时的文艺梦。也因为这种永远年轻的心态,他坦言自己觉得这么多年来没有碰到过不去的坎。如今的田文志,面对过创业的艰难,却也享受着创业的乐趣。妻子带着儿女在国外开儿科诊所,他每年会回去几趟,当事业与道路逐渐明朗,家人的态度也从反对到理解。

我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任何遗憾,选择回国创业我一点都不后悔。田文志说。